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在甲寅年生日时回忆弟弟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功业未竟的感慨,以及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首联“三十七年成底事,疏慵空自愧宫袍”,诗人回顾自己三十七年的生命历程,感叹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自己究竟成就了什么大事?“疏慵”二字道出了他内心的自责与愧疚,即使身着象征官职的“宫袍”,却因性情疏懒而感到羞愧。
颔联“时虚载笔官仍散,昼卧看云望转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虽有官职在身,却常常空有其名,无所作为。白天则慵懒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白云发呆,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颈联“一出风尘违夜雨,半生勋业且春醪”,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一次外出经历,那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远离了家乡和亲人。这一生的功业似乎只能寄托于酒中,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慰藉。
尾联“即今蠹帙吾堪老,人世何须叹二毛”,诗人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书籍成了他消磨时光的伴侣。面对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他不再感叹白发的增添,而是更加珍惜眼前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其对时间流逝、功业未竟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