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

还家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形式:

翻译

与你相知虽遥远,不提云海深几许。
祸端自招因性直,轻易许诺本性使。
秋雨中黄叶纷飞,空斋黄昏愁满怀。
那位精通经典的高僧,默默承受辛劳无痕。
枫桥延伸至海边,客船归向富春江畔。
寒冷江水映衬乡村树林,亭中尽显高洁情怀。
登上荒凉的山陵,满目苍茫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孤烟摇曳在长林之上,春水前我暂且远眺。
河口处为南行的客人饯行,扬帆于清澈的江面。
又一次送别贬谪的朋友,风声悲切蝉鸣更添愁。
细雨随云散去,朦胧中依山缓缓消逝。
海上的行者时常孤独飞翔,心中永恒向往着那沧海之洲。
日暮时分辨识灵药,空山中弥漫松桂香。
思念的村落位于怀县,长烟起于溪边树梢。
青桂尚未绽放花蕾,江中独自弹奏琴音。
归家遥望炎炎大海,楚地落叶飘落在秋水里。

注释

与君:和你。
远相知:虽然距离遥远但彼此相知。
云海深:形容相隔极远,如同云海般深邃。
得罪:招致罪过。
由己招:自己招惹的。
本性易然诺:本性容易许下承诺。
黄叶:秋天的落叶。
乱秋雨:在秋雨中纷乱飘落。
空斋:空荡的书斋。
愁暮心:傍晚时分的忧愁心情。
通经彼上人:精通佛经的高僧。
无迹任勤苦:没有留下痕迹,任凭勤劳辛苦。
枫桥:一种桥名,也可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
延海岸:延伸至海岸边。
客帆归富春:客船驶向富春江方向。
寒江:寒冷的江面。
映村林:倒映着村庄和树林。
亭上:亭子里。
纳高洁:接纳或体现高洁的情操。
陵薮:山陵和草泽,泛指荒凉之地。
寒苍茫:寒冷而空旷的样子。
登城:登上城墙。
怀古:怀念古代,引发历史感慨。
孤烟:孤单的炊烟或烟柱。
曳长林:在长林间摇曳。
春水:春天的江水或河水。
河口:河流入海的地方。
饯南客:为南行的客人送行。
进帆:船只升起帆准备出发。
清江水:清澈的江水。
迁客:被贬谪远行的人。
相送:相互送别。
风悲:风声显得悲伤。
蝉更号:蝉的叫声更添凄凉。
微雨:细雨。
随云收:随着云散而停止。
濛濛:雾气蒙蒙的样子。
傍山去:沿着山边消失。
海客:海上行者,常指漂泊不定的人。
时独飞:时常独自飞翔。
永然:永远地,永恒地。
沧洲意:对沧海之洲的向往之情。
日夕:傍晚。
辨灵药:辨别或寻找灵验的草药。
空山:寂静的山林。
松桂香:松树和桂花的香气。
墟落:村落。
怀县:地名,这里泛指思乡之处。
长烟:远处的炊烟。
溪树边:小溪边的树木旁。
青桂花:未开放的桂花,也象征清雅。
未吐:未开放。
江中:江面上。
独鸣琴:独自弹奏琴曲。
还家:回家。
望炎海:遥望炎热的大海。
楚叶:楚地的树叶。
下秋水:随着秋水一同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深邃的情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坦然自若。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开篇两句即设定了一种遥远而深沉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表达对远处朋友的了解和认识,暗示了彼此之间情谊的厚重。而“不道云海深”则是在说这种友谊如同云海一般深不可测。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承认错误来自于自己,并且本性中就容易做出承诺。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检讨,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反思。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这里,诗人通过黄叶和秋雨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凄凉的氛围。空旷的斋房和愁绪的暮色则增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阴郁感。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这两句诗,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通过学习古籍(通经)来达到与高者为伍(彼上人),而这种追求并没有外显的轨迹,只有内心的勤奋和艰苦。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诗人这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枫桥延伸至海岸,而远处的客船则在富饶的春光中归航。这不仅是景物的描述,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这两句诗继续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寒冷的江水映照着村庄与林木,而亭台之上则收藏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情操。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这里,诗人通过对荒凉陵墓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过去的怀念。而“登城”一词,则象征着一种攀登和超越之举。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这两句诗中,“孤烟”和“长林”共同构建了一种萧索而静谧的景象,而“春水”则让人产生对美好时光的短暂回望。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这里,诗人写到了河口送别的情境,以及客人们扬帆远离,驶向清澈的江水。这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包含了对远行者的祝福和期许。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诗人再次回到送别的情感,通过“迁客”、“相送”和“风悲蝉鸣”等词汇,表现了一种深切的离愁与哀伤。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这两句诗中,细雨伴随着云彩慢慢消散,而那种湿润而轻柔的氛围则在山间流淌。这是对自然界中水汽变化的一种描绘,也象征了情感的淡出和收敛。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诗人这里写到了海上行者偶尔独立飞翔,而那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则与古代隐逸之士所居住的沧洲相呼应。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这两句诗通过对日暮时分辨认灵药,以及空山中的松树和桂花散发清香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探求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这里,诗人的笔触再次回到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景象之中,墟落(废弃的土地)和怀县(古地名),以及绵长的溪流与树木,共同构建了一种淡远的情感氛围。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诗人最后通过未开的青桂花和江中的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抒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变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顿时的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态。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娟魄已三孕。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形式:

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形式: 押[漾]韵

四时调玉烛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形式:

送友人之安南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形式: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