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玉溪山墅

衡门水木恣清华,路转西岩隐几家。

五月凉阴千亩竹,六时清供一瓯茶。

行逢流水闻僧梵,吟到斜阳落涧花。

自信俗缘消已尽,不劳千劫谩蒸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衡门水木恣清华,路转西岩隐几家”以衡门(简陋的门)和水木(水边树木)开篇,点出环境的清雅与自然之美,接着“路转西岩隐几家”则透露出山中别墅的隐蔽与静谧。颔联“五月凉阴千亩竹,六时清供一瓯茶”进一步渲染了季节与日常生活的和谐,五月的竹林为夏日带来清凉,而六时品茗则为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闲适与雅趣。

颈联“行逢流水闻僧梵,吟到斜阳落涧花”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偶遇山泉潺潺,僧人诵经之声悠扬,以及夕阳余晖洒在山涧之花上的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尾联“自信俗缘消已尽,不劳千劫谩蒸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认为自己已经远离世俗的牵绊,无需经历漫长的时间去修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秦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云亭小酌

吏隐南瑭小结亭,此心何愧北山灵。

壶觞自可消孤闷,鱼鸟还能慰独醒。

风景只如桃叶渡,秋光欲动蓼花汀。

檐前昨夜微风起,吹落兰苕翡翠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怀听玉山庄次梅庵韵

衰年厌向市廛居,欲借山中半亩馀。

王翰自怜文有道,冯驩谁叹食无鱼。

漫将踪迹随麋鹿,岂有文章到石渠。

愿得两家同杵臼,春风春雨共耕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舟中纪兴

东风两鬓雪毵毵,一枕兰舟酒半酣。

不似邵庵虞学士,杏花春雨忆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题梅月图

孤山山上月明多,长忆西湖玛瑙坡。

安得扁舟吹短笛,梅花香里一经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