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宪翠庭邀游南山登高陇历诸名胜有作

城郭风尘满,篮舆远追寻。

崎岖历田埂,转望凤山岑。

松柏翳原野,中有大夫林。

敛衽肃下拜,廉退昔所钦。

山川莽回护,佳气郁以深。

东冈列僧舍,楼阁散清阴。

推窗延远景,啜茗涤烦襟。

拜亭倍虚敞,深树响鸣琴。

时平偃兵革,禾黍复森森。

吾侪幸无事,及兹盍朋簪。

清欢杂嘲笑,美酒时共斟。

岁月岂久待,騄骥已骎骎。

畴能究缘业,且谐尘外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林都宪的邀请下,一同游览南山,探访诸多名胜古迹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城郭风尘满”,描绘了城市中的尘嚣与喧闹,与后文的宁静自然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篮舆远追寻”则展现了作者与林都宪乘坐竹轿,远离尘嚣,探寻自然之美的过程。

“崎岖历田埂,转望凤山岑”两句,通过描述行进途中的艰难与变换的风景,营造了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随后,“松柏翳原野,中有大夫林”描绘了茂密的森林景象,暗喻了古代贤者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松柏一般坚韧不拔。

“敛衽肃下拜,廉退昔所钦”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尊敬与怀念,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崇尚。接下来,“山川莽回护,佳气郁以深”则赞美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气息。

“东冈列僧舍,楼阁散清阴”描绘了寺庙与建筑的布局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清凉。诗人通过“推窗延远景,啜茗涤烦襟”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拜亭倍虚敞,深树响鸣琴”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氛围,仿佛在拜亭中听到了深林中的琴声,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时平偃兵革,禾黍复森森”反映了社会的和平与繁荣,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吾侪幸无事,及兹盍朋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清欢的喜悦,以及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清欢杂嘲笑,美酒时共斟”则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朋友们共享美食与美酒,笑声不断。

“岁月岂久待,騄骥已骎骎”提醒人们时间宝贵,应珍惜光阴,追求进步。“畴能究缘业,且谐尘外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古代贤者品德的敬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社会和谐的颂扬,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和林汝仪招饮溪阁韵

旭日散林霏,澄波衔山影。

离城才几许,已觉非人境。

侵阶雨气润,搅树风力猛。

采采园中蔬,盈盈水中荇。

更觅前溪鱼,垂竿移舴艋。

占年慰夙期,刺水秧千顷。

几杖松坛幽,鸡犬柴门静。

幸逢素心人,高谈白日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黄仲阳东洲别业

北郭亘芳阡,延瞩郁幽邃。

木兰及使华,二水于兹会。

墟曲蔼人烟,平畴间沟浍。

澄潭集渔网,沃土供王税。

结构际交流,俨与群峰对。

閒庭芳草积,隙牖蛛丝缀。

虑澹物俱忘,知寡我为贵。

兹胜君先得,吾驾将焉税。

硗确多弃壤,所求亦易遂。

衡茅成小筑,徐徐理荒秽。

来往话桑麻,聊兹阅年岁。

形式: 古风

鹤峰为蔡君题

考亭昔为吏,遗爱流清漳。

世远道益孤,坠绪何茫茫。

蔡君负英资,博学知向方。

少怀四方志,预以试一乡。

道义素所敦,慕古心如狂。

龙池卜新居,清淑气攸藏。

维东有鹤峰,巀嶪临吾堂。

朝夕与之对,端冕肃以庄。

山高犹可梯,且欲凌其冈。

复翁有遗矩,千载何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黄孝女刲股愈疾卷

儒门白晰女,婉娈发垂眉。

念父远行役,独与母相依。

母病困床褥,家贫莫致医。

尝闻昔人言,股肉乃良剂。

顾念此微躯,本是母所遗。

一死尚可捐,何惜方寸肌。

磨刀试割取,肉断血淋漓。

一念格彼苍,神物阴护持。

母疾亦良已,族里惊且悲。

末俗好奇诡,昌黎深致讥。

此女出贞性,于世无所希。

亲疾不尝药,愧死世间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