荪谷

曲磴馀苍藓,危梁度碧云。

山深溪屡合,树密径斜分。

佛火寒犹见,僧钟昼不闻。

空留争席处,野老自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谷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曲磴馀苍藓,危梁度碧云。”开篇以曲折的石阶和其上残留的青苔,以及摇摇欲坠的木桥跨越碧蓝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既险峻又神秘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山谷的独特地形,也暗示了行者的艰难旅程。

“山深溪屡合,树密径斜分。”进一步描绘了山谷深处的景色,溪流在茂密的树林间蜿蜒流淌,时而交汇,时而分开,路径在繁茂的树木间曲折延伸,难以辨认。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佛火寒犹见,僧钟昼不闻。”诗人通过描述寒冷中仍然可见的佛寺之火光,以及白日里听不到的僧人钟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状态。这不仅是对佛教修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心灵纯净、远离尘嚣境界的向往。

“空留争席处,野老自为群。”最后两句则以历史典故“争席”来比喻,表达了山谷中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已归于平静,如同古代贤者相聚的场景。这里的“野老”象征着自然与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谷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2)

大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将归简三如学公

晓起春寒甚,思君岩上庐。

当门雪几许,倚杖兴何如。

不日理归棹,无人传别书。

临行重相忆,先此寄双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元微邀集水亭同凡上人分得怜字

叶落欲埋径,萍开为进船。

想悬孤锡处,犹是小亭边。

池水幽相映,芙蓉绝可怜。

晤言须竟日,重至恐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七夕

空庭疏雨歇,秋思夜来多。

一叶初离树,双星已渡河。

月明花裛露,风动水曾波。

乞巧人间事,吾生奈拙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闻雁

嘹唳天边雁,哀声静夜闻。

雨中孤梦断,空外数行分。

北向归沙漠,南来渡楚云。

人间有矰缴,高举莫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