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满城驰逐皆求马,古寺闲行独与君。

代步本惭非逸足,缘情何幸枉高文。

若逢佳丽从将换,莫共驽骀角出群。

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全城的人都在忙碌地寻找马匹,只有我和你在古老的寺庙中悠闲漫步。
骑马本是我的代步工具,而非良驹,但你却以优美的诗篇表达情感,这让我感到幸运。
如果遇到美丽的女子,我会考虑用马交换,绝不会和那些劣马一起竞争。
你的驾驭技巧如同飞控,能照顾到我,就像当年王粲也曾经参军一样。

注释

满城:全城。
驰逐:忙碌地寻找。
皆:都。
求马:寻找马匹。
古寺:古老的寺庙。
闲行:悠闲漫步。
独:只有。
君:你。
代步:代步工具。
惭:感到惭愧。
逸足:良驹。
缘情:因为情感。
枉:不配,使……蒙羞。
高文:优美的诗篇。
佳丽:美丽的女子。
将换:会考虑交换。
共:一起。
驽骀:劣马。
角出群:竞争。
飞控:驾驭技巧。
著鞭:驾驭。
顾我:照顾我。
王粲: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才子。
从军:参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朋友在古寺中散步的闲适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卷生活的自嘲。首句“满城驰逐皆求马”,通过对比众人的急切追求,与自己在古寺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反映出诗人超然世外的态度。第二句“古寺闲行独与君”则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第三、四句“代步本惭非逸足,缘情何幸枉高文”中,“代步”一词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不能亲自骑马游走的一种自嘲,而“缘情何幸枉高文”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虽不擅长驰骋,却能以文辞结交,颇有一番自得其乐的情趣。

最后四句“若逢佳丽从将换,莫共驽骀角出群。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关注和理解。“当时王粲亦从军”一句则是引用历史上王粲跟随刘备出征的事迹,表明即便是在战争中,也有文人的情操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嘲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友谊的深切感怀。

收录诗词(28)

裴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 字:中立
  • 籍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
  • 生卒年:765年-839年4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中书即事

有意效承平,无功荅圣明。

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

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白日长悬照,苍蝇谩发声。

高阳旧田里,终使谢归耕。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

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

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

短长思合制,远近贵攸同。

共仰财成德,将酬分寸功。

作程施有政,垂范播无穷。

愿续南山寿,千春奉圣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

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

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

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

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

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

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

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

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至日登乐游园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