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虚过青野堂夜坐

小坐同吾子,荒斋寡四邻。

林鸺鸣近夜,山月迥随人。

太乙青藜杖,先生乌角巾。

中宵莫说剑,恐益鬓毛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简陋书房中静坐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小坐同吾子”,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荒斋寡四邻”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书房的简陋与孤独,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林鸺鸣近夜,山月迥随人。”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夜色中的林鸺叫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而远处的山月则仿佛陪伴着诗人,给人以孤独而不失温暖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

“太乙青藜杖,先生乌角巾。”这里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形象,太乙是传说中的仙人,青藜杖是其常用的道具,而“先生乌角巾”则是古代学者常戴的头饰。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或友人学识渊博、超凡脱俗的赞美。

最后,“中宵莫说剑,恐益鬓毛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对方在深夜时分不要谈论剑术或战争之事,以免增添愁绪,让白发更显新。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书房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学问和和平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访吴山人隐所

脱屣吴居士,寻君江水遥。

云房生夜气,薜牖散春潮。

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

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答陈天游

淑气回南纪,文星傍省堂。

犹县沧海月,留照紫薇郎。

学道防衰晚,愁时应帝王。

思君直咫尺,一夕鬓毛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湖中寒食

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

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

远水清烟并,高杨黄鸟啼。

年年对芳草,古意满城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答林贞孚主客

忆自秋风起,虚传奉使回。

未捐池上佩,翻失陇头梅。

尧舜垂衣日,班杨奏赋才。

黄金散朝士,知上礼贤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