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为梅花遣尽尘,柳勾日影自传神。
不须苦问春多少,暖幕晴帘总是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的旺盛。
“雨为梅花遣尽尘”,这里的“梅花”通常被认为是早春的象征,而“雨”则是清新的、洗涤尘埃的象征。这一句表达的是春雨带来的不仅是水分,还是一种纯洁和生机,它使得梅花更加鲜艳脱俗。
“柳勾日影自传神”,“柳”指的是垂柳,而“勾”则意味着缠绕。这句话描写了柳枝在春风中随意摆动,与日光互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潇洒的情怀。
“不须苦问春多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肯定和欢迎。这里的“苦问”意味着不需要过于纠结或计较,因为春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不必多求。
“暖幕晴帘总是春”,这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天美好的描述。“暖幕”和“晴帘”都是温馨舒适的画面,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对春天无尽的喜爱与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捕捉了春天的本质特征,即生命力的觉醒与自然界的复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这个季节独有的情感寄托。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骑吏欢呼不要嗔,二千里外北归人。
殷勤自掬曹溪水,净洗先生面上尘。
清晓新晴物物熙,小风淡日暖归旗。
不堪回首南华路,去岁梅花细雨时。
道是司花定有神,元来造化在诗人。
扫除碧树无情朵,放出红梅恣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