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山画像赞

目煌煌兮疏星晓寒,气英英兮晴雷殷山。

头碎柱而璧完,血化碧而心丹。

呜呼,谁谓斯人不在世间。

形式:

翻译

繁星点点照亮清晨的寒意,气息如晴天雷鸣震撼山峦。
头颅破碎柱石依然完好,鲜血化作碧玉心志如丹。
哎呀,谁说此人已不在人世间。

注释

目煌煌:明亮的。
兮:语气词,无实义。
疏星:稀疏的星星。
晓寒:清晨的寒意。
气英英:气息宏大。
晴雷:晴天的雷声。
殷山:震动山岳。
头碎柱:头颅破碎像柱石。
璧完:柱石完好无损。
血化碧:鲜血变为碧玉。
心丹:赤诚的心。
呜呼:感叹词,表示哀叹。
斯人:此人。
不在世间:不在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星辰和雷霆来表达其英杰非凡的气质。"目煌煌兮疏星晓寒"写出了他如同璀璨之星,在清晨的寒冷中仍然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气英英兮晴雷殷山"则形容他的气势如同晴空中的雷鸣,震撼人心,令人敬畏。

"头碎柱而璧完,血化碧而心丹"一句,则透露出他在为国家和理想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即使头颅破碎,但他的精神和信仰如同璀璨一般完整无缺。他的鲜血化作碧绿之色,而心中的热情化作丹青,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极致奉献,也是对理想坚守的象征。

最后,"呜呼,谁谓斯人不在世间"表达了一种感慨和怀念,似乎是在说尽管这样的人物在肉体上可能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他的影响力依旧存在于世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也强调了诗中所描绘人物的不朽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壮丽景象,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和对他精神遗产的怀念。

收录诗词(37)

邓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中甫。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 字:光荐
  • 号:中斋
  • 籍贯: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
  • 生卒年:1232-1303

相关古诗词

挽文文山

忆公泪悬河,九地无处泻。

想公骑赤龙,请命苍梧野。

世人醉生死,翻笑独醒者。

焉知千载英,精爽皎不夜。

义士无废兴,时运有代谢。

念昔丧乱初,公骑使君马。

奋袂起勤王,忼慨泪盈把。

须臾三万众,如自九天下。

灯棋书檄交,笑语杂悲咤。

捧土障洪河,一绳维大厦。

至哉朝宗性,百折终不舍。

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

颜钩凛忠劲,杜诗蔚骚雅。

晋阳骨肉冤,东市刀兵解。

精诚揭天日,气魄动夷夏。

丈夫如此何,一死尤足怕。

田横老宾客,白发馀息假。

有时梦岩电,意悟当飘洒。

非无中丞传,杀青自谁写。

魂归哀江南,千秋俎乡社。

形式: 古风

晓径

晓风吹众绿,中含露气清。

振袂起行散,逍遥觉身轻。

爱彼薝卜香,淡然无世情。

依稀庞家女,提篮映篱行。

虽无膏沐意,皓质玉雪明。

相看味禅悦,何必话无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望夫山

朝望夫,暮望夫,一夕化作山石枯。

潮水去却回,行人来不来。

形式: 古风

暑夕

暑夕不能寐,起坐林间亭。

齧鼠欺黑月,流萤乱飞星。

星河光淡泊,不辨草树青。

泥泥凉露下,稍稍残梦醒。

幽虫故儿女,私语如相应。

邻钟自何来,迢迢入孤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