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听松涛

晴明风雨惊山阿,欲行不行心奈何。

皎皎一轮转碧汉,萧萧万树翻苍波。

大夫高华愧俯仰,支离老叟空婆娑。

牵萝顾影不归去,虎啸空山发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山中听松涛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晴明风雨惊山阿”,以晴朗的天空与突如其来的风雨形成对比,山阿(山脚)被这变化所惊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氛围。次句“欲行不行心奈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行动却又犹豫不决,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让读者能感同身受。

接着,“皎皎一轮转碧汉,萧萧万树翻苍波”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皎洁的月亮在碧蓝的天空中缓缓转动,而万木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萧瑟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里运用了“皎皎”、“碧汉”、“萧萧”、“苍波”等词语,不仅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壮丽,也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韵律感。

“大夫高华愧俯仰,支离老叟空婆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大夫”的高洁与“老叟”的孤独进行映衬,暗示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和情感体验。大夫或许代表了社会上的成功者或有地位的人,他们或许因为忙碌或责任而无法完全沉浸于自然之美;而老叟则可能是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近,他的动作虽显得有些笨拙(“空婆娑”),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最后,“牵萝顾影不归去,虎啸空山发浩歌”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他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离开,但最终被自然的魅力所吸引,不愿离去。而“虎啸空山发浩歌”,则以虎的咆哮作为背景音,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野性和壮美,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听松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和心灵触动。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鸟道杖藜

石磴霄悬一杖来,探奇何惜老还衰。

芙蓉翠落千峰出,江海空明万里开。

松柏倒垂龙蜿蜒,云霞俯视鸟低回。

侧身莫上龙冈望,朔漠荒寒旅雁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某人过访

翠骑衡门一径通,扶衰相对夕阳中。

辽滨日度云天雁,塞马寒嘶草木风。

贫贱共期霜雪老,文章谁信古今同。

多君不弃长流客,片语能教四壁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沈天庵韵

乡山又负一年游,穷塞严霜两鬓收。

只有新诗堪窃沈,绝无旧馆可依刘。

白云天老孤城梦,青海沙悬万里愁。

愁绝今宵翻笑舞,引将稚子学俳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邱鲁瞻入滇(其一)

昔提孤剑出雄关,雪满冰天海一湾。

今日短裘投塞入,北风吹雪泪潸潸。

轮蹄滋味邮中酒,岁月文章梦里山。

纵使永昌书欲寄,峰回鸿雁隔荆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