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

我从天上归,重到白鹤山。

青山宛如昔,白鹤何时还。

白鹤不还那足惜,美人一去长相隔。

茫茫瘴岭数千重,怅望旅魂归不得。

我欲临风歌大招,楚云湘水不胜遥。

相思有泪知多少,地老天荒恨未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重题》。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返白鹤山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我从天上归,重到白鹤山”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白鹤山的深情厚谊,仿佛自己是从天界归来,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接着,“青山宛如昔,白鹤何时还”两句,既是对山色依旧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白鹤不再的遗憾。白鹤作为仙禽,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其离去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白鹤不还那足惜,美人一去长相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鹤虽逝,尚可释怀;而美人若离,却令人难以割舍,两相比较,美人之别更添了几分哀愁。接下来,“茫茫瘴岭数千重,怅望旅魂归不得”则通过描绘重重瘴岭,渲染了一种无法逾越的阻隔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

最后,“我欲临风歌大招,楚云湘水不胜遥”展现了诗人试图借歌声传达思念之情,但楚云湘水的遥远,使得这份情感显得更加无力和渺小。末尾“相思有泪知多少,地老天荒恨未消”直抒胸臆,将相思之情浓缩为无尽的泪水与永恒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无法弥补的失去的深深痛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潘夫子,辞雄成,好山入座双眸青。

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

幽蒲叶绿弄晴旭,劲节默与吾心盟。

长飙卷沙云脚断,臞臞藓啬天无情。

孤花烨烨识者少,不与俗物同条生。

波心蟠根五蹙缩,直气射日凌沧瀛。

斜拖玉杖乘风行,目击意会忘其形。

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长林云散月皎皎,密树露滴天冥冥。

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

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

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

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

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

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

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

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

潘夫子,心和平,肤腴貌古神尤清。

逍遥谷中住未夕,药囊到处留馀馨。

潘夫子,不可轻。

江山一揽万里足,孰谓智者无完名。

形式: 古风

山月轩

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

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

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

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

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

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

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

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

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

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形式: 古风

送张文琮之官新城

先生家本东州住,蚤岁才名人共许。

十年再易广文毡,两邑英才沾化雨。

忽报慈亲与世违,高堂洒泪脱斑衣。

宿草荒原零露夕,寸心方忆报春晖。

徵书遥自天边降,野鹤閒猿徒怅望。

待漏初趋金马门,看花还入乌衣巷。

相逢共向凤城春,正值青青柳色新。

长干道上春衫薄,卓女垆头绿酒醇。

君将出宰新城去,送别城阴遇朝雨。

座中唱彻渭城歌,江草江花总愁绪。

论交何必须故人,昔闻倾盖即情亲。

为君暂绾离帆住,我有中心欲具陈。

知君本是岩廊器,下邑割鸡才小试。

中朝藻鉴岂终遗,行见青云当立致。

闻说新城?建昌,近来民物颇凋伤。

更欲烦君下车日,好将宽政恤逃亡。

形式: 古风

雷雨护婴图

雷凭凭,雨溟溟。母抱儿,中野行。母心苦,儿心惊。

掩儿耳,令勿听。

东西四顾屡屏营,人生至爱天所生。

胡为武才人独无母子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