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挽张家玉》是明代诗人黄葵日所作,通过对张家玉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中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张家玉作为守土之臣,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尽责,使得国家陷入困境。诗人感叹于国家大厦将倾,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支撑,张家玉最终在战场上洒血而亡,成为千古男儿。
“天运靡常,帝道倾危”开篇即点明时局动荡,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四海鼎沸,蹂躏东陲”进一步描述了国家四面楚歌,东部边境遭受侵扰的情景。“谁哉守土,倒戈失旂”则揭示了守土之臣的不作为,导致国家力量削弱。“吁嗟哲人,陈抗六师”是对张家玉作为智者,却未能有效抵抗外敌的遗憾与惋惜。“大厦将颓,只手难支”形象地比喻国家危急,单凭个人之力无法挽回局势。“洒血战场,千古男儿”赞扬了张家玉在战场上英勇献身,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尔死有用,我生奚为”表达了对张家玉牺牲价值的认可,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生存在这样的时代,似乎失去了意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张家玉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对于英雄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