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小诗呈虞察院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

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

祇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

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归途指向城角边,城楼如画展现在眼前。
水面波光摇曳小舟,云影轻掠过平坦草地。
本该隐居山林才对,为何还要奔忙于都市间。
像那丹丘仙人不会轻易现身,我五字诗篇寻访姑苏城。

注释

归路:回家的路。
城隅:城市的角落。
画图:如画的景象。
水光:水面的反光。
野艇:野外的小船。
平芜:平坦的草地。
祇合:只应。
山林:山林隐居。
胡为:为何。
丘丹: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
浪出:轻易出现。
姑苏:古代中国江苏省的苏州。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姜特立的《道中小诗呈虞察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归路指城隅”,点明了诗人正沿着归途指向城市的边缘,暗示着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接下来的“城楼出画图”形象地展现了城楼在远处如画般映入眼帘,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水光摇野艇”描绘了水面泛起的波光与摇曳的小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而“云影掠平芜”则通过动态的云影掠过广阔的田野,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宁静和辽阔。

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祇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他自问为何要投身于喧嚣的都市,似乎更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最后一句“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借用了典故,丘丹是古代隐士,诗人以丘丹自比,表示自己并非随意涉足尘世,而是有心寻找像姑苏那样的隐逸之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致和个人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道堂以梅结屏

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

豪夸何用锦为障,潇洒须添露作帷。

可是道人多事在,横斜请看昔贤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其二)

庭下棠阴七换秋,去思遗爱满东州。

当年父老留大尹,今日儿童迎细侯。

久别双溪劳梦想,重来八咏识风流。

故人再此相逢地,晓出衡门失旧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新居觅竹栽(其一)

辟畴事庐井,物色费经营。

正拟一廛足,便怀三径情。

吾居恐全俗,君圃有馀清。

急欲就佳趣,哦诗乞翠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新居觅竹栽(其二)

觅橙曾有句,乞竹可无诗。

好辍东南干,同为风月期。

根丰宜地力,萌达趁春时。

他日如相过,清阴满酒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