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其二)

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

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

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为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对“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这两句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椿龄”常用来比喻长寿,这里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影响深远,如同长青之树,永存于人心。“棣萼”则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象征兄弟情深,此处表达了对逝者与亲人间深厚情感的惋惜。

接下来,“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两句,诗人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美德,以及对其逝世后留下的纪念,表达了对逝者人格魅力的敬仰和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其高尚品德的传承与弘扬。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强调了逝者在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方面的贡献。后世推崇其名教,意味着他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朝重视其法度,表明他在法律制度建设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最后,“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两句,以天文学的视角,将逝者的生命比作星空中的星辰,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永远闪耀着光芒。这里的“东维”指的是东方的星区,“箕尾”则是指箕宿的尾巴,象征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力如同星辰般永恒存在,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传承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亲情和宇宙观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其三)

谟明馀论在,记博近书传。

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

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

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其一)

台阁留风论,蕃垣著治功。

时皆推旧德,心自信孤忠。

骥骋常疲险,鹏抟不遇风。

晚年探妙理,顿看世缘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其二)

世德承槐荫,朝评许栋材。

都堂陪八座,近府阻三阶。

燕阁清宵闭,佳城白日开。

南阡有一去,冠盖不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其一)

晶粹分天婺,深长自帝虞。

义声高北海,政事达夷吾。

历职小司寇,退身贤大夫。

独嗟造化手,不得鼓洪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