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十二首(其九)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子夜歌十二首(其九)》。诗中以月为引,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枕上看月来"描绘了主人公在夜晚辗转反侧,抬头望见明月的情景,暗示了孤独和对远方人的思念。"梦中与欢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梦境中的相聚与现实中的分离形成对比,反映出内心的痛苦。

"月自不相离"运用拟人手法,将月比喻为不变的伴侣,暗示了月光的陪伴如同恋人的存在,而"欢心不如月"则揭示了主人公对欢愉的期待无法如月光般恒久,表达了对欢聚时刻的渴望以及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亮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十二首(其十一)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子夜春歌(其一)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

子夜春歌(其三)

金屋燕初飞,长堤草已绿。

春蚕不作茧,思子何由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沃]韵

子夜夏歌(其二)

何处复无暑,月出湖水边。

汎舟芙蓉里,分明自取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