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写得冰绡带晚霞,归来卷赠一枝斜。
摩挲老眼看春色,却讶墙头出杏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画卷。"写得冰绡带晚霞",诗人以轻盈的笔触比喻洁白如冰的素绢上晕染了夕阳的余晖,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富有诗意。"归来卷赠一枝斜",形象地写出诗人将这幅美景卷起,作为礼物赠予远方的朋友苏明远,那一枝斜逸的杏花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温情。
"摩挲老眼看春色",诗人通过触摸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光的深深喜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老眼"二字流露出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淡然。最后,"却讶墙头出杏花",诗人惊讶于墙头悄然绽放的杏花,这份惊喜不仅来自自然的生机,也寓含着对友情的期待和生活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小确幸。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笔下秋光最好看,相思千里寄来难。
白头已入庐山社,犹忆东篱月影寒。
稚子牵牛似挽车,微风落日笛呜呜。
故人久识柴门处,为作蓝原野牧图。
钓船移向夕阳边,春水桃花绿满川。
一曲渔歌聊自乐,晚风休为世人传。
绝粒虚肠譬饿囚,无眠低户数更筹。
仙家有说能飞解,不挟凡躯送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