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其二)

乌桕曾经十度霜,重来游迹遍横塘。

好偕翠爵栖瑶砌,不共金鹅宿石箱。

调舌宛歌清夜曲,呼群同拜牡丹王。

画堂春暖呢喃语,怕过长安旧日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春燕(其二)》由清代诗人何震彝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燕子的生动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在春天的活动与情感,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首句“乌桕曾经十度霜”,以乌桕树经历多次霜降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为后文的春日景象铺垫。接着,“重来游迹遍横塘”一句,点明了燕子的回归,它们在横塘周围自由飞翔,寻找着熟悉的家园。

“好偕翠爵栖瑶砌,不共金鹅宿石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燕子与翠鸟、金鹅进行对比,突出燕子的优雅与和谐。燕子选择与翠鸟一同栖息在精美的台阶上,而拒绝与金鹅共享石箱,体现了它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和对同类的尊重。

“调舌宛歌清夜曲,呼群同拜牡丹王”描绘了燕子在夜晚的歌唱,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为春天的夜晚谱写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同时,燕子还聚集在一起,向牡丹花王致意,表现了它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画堂春暖呢喃语,怕过长安旧日坊”两句,通过燕子在温暖的画堂中低语,表达了它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新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燕子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34)

何震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燕(其三)

萧条门巷怅乌衣,太息繁华过眼非。

掠水清溪桃叶艳,衔泥曲径杏花稀。

穿林每扑残英落,绕槛还迎弱絮飞。

终是傍人门户事,天涯怊怅意多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燕(其四)

轻身窈窕亦堪怜,玉剪红襟舞碧烟。

春日秾华空旖旎,秋来别绪更缠绵。

扬州梦好刚三月,绝域人归又一年。

白燕名庵传妙咏,词人佳兴正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一)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扬州。

伤心怕问南朝事,璧月琼花总惹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二)

马上新声奏管弦,春江花月自年年。

官河杨柳今犹在,夜夜西风泣杜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