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

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

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

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

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表达了诗人进入幽深的林中,内心逐渐摆脱尘世烦恼的愉悦感受。接着,“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宁静画面,霜果挂满枝头,归鸟穿越山岭,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两句通过落叶堆积和云层聚集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寂静与孤独,山涧门户紧闭,松树与藤萝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深。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景象,只有山鸟的啼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月亮从柴门后升起,照亮了四周,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最后,“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表达了诗人一年四季都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煮茶为乐,读书自娱,尽管书籍散乱,但这份闲适与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游仙六首(其一)

秋閒夜瑟瑟,月露明团团。

褰衣步涧月,忽见双飞鸾。

上有腾空仙,天风飘佩环。

清歌映岩谷,粲若玉炼颜。

愿升绿云去,随君向仙关。

咽食长不老,何用思人閒。

形式: 古风

游仙六首(其二)

忆读玲珑篇,来往虚皇阁。

空见白芙蓉,秋风几凋落。

昨逢紫阳君,共有丹台约。

下视尘埃中,冠缨缚猿玃。

世事行若此,悠悠复何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游仙六首(其三)

五老出东南,崔嵬相閒隔。

清晨登绝顶,处处仙人迹。

朱霞散九光,岩谷好颜色。

回首空澄湖,黄涛正喧击。

石上弦素琴,神欢心自清。

仙童三四人,忽来左右听。

嘹嘹诵金书,劝我餐瑶琼。

赠我一玉麈,邀我淩云行。

舍琴与之去,恍惚在蓬瀛。

形式: 古风

游仙六首(其四)

朝别简寂观,夜行石径溪。

溪光照厓绿,月色正相宜。

石上三道士,颀然好丰姿。

手弄金光草,或把珊瑚枝。

冯风招素手,赐我一玉卮。

叹我事远游,萧飒朱颜衰。

长林孤月落,羽盖何葳蕤。

童童乘之去,弃我忽若遗。

明发阒无睹,但有青鼯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