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山之巅楼楼有振衣石二首(其二)

全出秋颜色,初如客性情。

前峰经掌削,环郭渐鳞生。

暮霭相回互,寒烟各纵横。

久看非不美,劳心畏远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石山之巅所见的秋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首句“全出秋颜色”,开篇即点明季节,秋天的色彩在诗人的视野中全面展现,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下来,“初如客性情”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独特感受,仿佛是远方来客的个性。

“前峰经掌削,环郭渐鳞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形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前峰被削平,犹如经过精心雕琢,而周围的城郭则渐渐呈现出鳞次栉比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川之美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暮霭相回互,寒烟各纵横”则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雾气与寒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最后,“久看非不美,劳心畏远迎”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观赏景色的感受。虽然景色美丽,但长时间凝视也难免让人感到心累,担心远行带来的劳顿。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永城王邀同赞伯宴郊外别墅墅中环亭为池池荷留秋秋宵迟客两悠然也二首(其一)

市嚣初不染,郊意已全幽。

霜叶閒随野,残荷力度秋。

开云亭势出,得水岛烟浮。

载酒园何处,清樽此地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永城王邀同赞伯宴郊外别墅墅中环亭为池池荷留秋秋宵迟客两悠然也二首(其二)

主意初筵秩,幽人不速来。

方塘低照拂,庭树晚风开。

宿鸟窥樽起,游鱼听乐猜。

夕阳难遣兴,秋夜尚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柘城王邀同赞伯晚登铁塔二首(其一)

铁塔豫梁传,数朝不数年。

标形如上涌,托体况中坚。

角亢晨昏宿,嵩河近远联。

谁能名不朽,吾欲勒其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柘城王邀同赞伯晚登铁塔二首(其二)

忽遂登临志,还思创始功。

循阶攀峻绝,环级转空濛。

秋色收残照,乡心御远风。

因高谁不赋,我意仲宣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