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得苏方木,犹贪玳瑁皮。
怀胎十个月,生下昆崙儿。
这首诗是对青楼生活的一种讽刺和描绘。"虽得苏方木,犹贪玳瑁皮"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贵重之物的渴望来形象地表达娼妓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无止境追求,即使已经拥有了像苏方木这样珍贵的东西,也还不满足,还在贪图更为华丽的玳瑁皮。这种比喻既映射出她们对物质欲望的渴望,又反映出内心的空虚和不安。
"怀胎十个月,生下昆崙儿"则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娼妓生活比作孕育和生产,极力强调这种生活的艰辛和痛苦。这里的“昆崙儿”通常指的是神山之巅,高不可攀,但在此处被用来象征娼妓所生下的“孩子”,暗示这些由她们经历艰难生产而来的“后代”,实则是她们辛劳生活的产物,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讽刺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娼妓生活的两面性——表面的奢华享乐与内在的空虚痛苦,以及她们对于更高生活追求的无奈和悲剧。
不详
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
更著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崙山上月初明。
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
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
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
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