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雪经旬日,浑天白屋贫。
催租能劝酒,读史忽怀人。
咄咄同谁语,潇潇又向晨。
明朝诗宪历,二十六年春。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连绵的雨雪给诗人生活带来的困顿,屋外是浑天皆白,室内则是贫困的景象。诗人借酒消愁,感叹农事催逼,同时在阅读历史时不禁怀念起远方的人。诗中“咄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夜晚的风雨声伴随着黎明的到来,显得尤为凄凉。最后,诗人提及明日已是新的一年,即己亥年的除夕,他感慨时光荏苒,已度过二十六个春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不详
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国与年俱暮,愁随命共长。
深宵潜演易,终古閟明王。
风雨真如晦,天心不可详。
百回从此夜,谁与说兴亡。
本朝文苑最苍凉,佛法师承更早亡。
正好独开生面在,未须料理六朝唐。
蟠空造论路千条,忽地低头酒一瓢。
谁是预为无赖地,镜湖烟水浙江潮。
两间老屋坐閒人,四碟盐齑当八珍。
大有旗亭风味在,胜持胡饼学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