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赋得洞庭张乐》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古代帝王在洞庭湖边举行盛大音乐表演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想象。
首句“忆昔轩皇临楚泽”,以轩皇(即黄帝)临水之泽,引出对古代帝王巡游的回忆,为全诗奠定了历史的背景。接着“因传广乐按云和”一句,描述了帝王所演奏的广乐,使用了“云和”这一古乐器名,增添了音乐的神秘与高雅。
“宫商之外有神解,律吕以来无是过”两句,赞美音乐的精妙绝伦,不仅超越了传统音乐的范畴,甚至达到了与神灵沟通的境界,体现了音乐的至高境界。
“湘渚竹如赓节奏,君山树欲舞婆娑”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竹子随着音乐节奏摇曳,君山上的树木仿佛也在舞蹈,展现了音乐带来的生动景象。
“伶伦何幸裁清管,正则非时问汨罗”两句,通过伶伦(传说中的音乐家)和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神圣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鸾凤不教栖玉圃,鱼龙宛尔出烟波”将神话中的鸾凤与鱼龙引入,象征着音乐能够跨越自然界的界限,连接不同的生命形态,展现出音乐的无限魅力。
最后,“太和终古咸池会,还胜峰青想舜娥”总结全诗,表达了音乐如同太和之气,汇聚于咸池(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圣地),其影响力超越了时间与空间,令人联想到古代帝王与神女的传说,赋予了这首诗以浪漫与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历史、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表达与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