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许国博申申堂

宴居潇洒一斋宽,每到高谈暮忍还。

境胜自容巢燕托,时清谁顾卧龙闲。

桥前水石纷华外,窗下琴书寂寞间。

兼济未成归有地,羡君因此转思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宽敞的书房中悠然度日,每当高谈阔论直到傍晚才返回。
环境优美,连燕子也愿意在此筑巢,时世太平,却无人理会我这样的闲人。
桥前的流水与石头繁华之外,窗下的琴声与书香更显寂寥。
未能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我只能回到这里,羡慕你因此而向往山林生活。

注释

宴居:悠闲居住。
潇洒:自在舒适。
一斋宽:一间宽敞的书房。
高谈:深入交谈。
暮:傍晚。
境胜:环境优美。
自容:自然容纳。
巢燕托:燕子筑巢。
卧龙闲:像卧龙般的闲人。
桥前:桥的前面。
水石纷华:流水与石头的繁华景象。
窗下:窗户旁边。
琴书寂寞:琴声与书香的寂静。
兼济:兼济天下。
归有地:回到自己的地方。
羡君:羡慕你。
因此:因为这样。
转思山:向往山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个人内心世界的享受和赞美。开篇“宴居潇洒一斋宽,每到高谈暮忍还”表达了诗人在宽敞的书房中悠然自得,高谈阔论时总是难以割舍,但又不得不随着夜幕降临而收敛心思。

“境胜自容巢燕托,时清谁顾卧龙闲”则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自在享受,以及在清净的时光中无需他顾,只是悠闲地躺卧于山水之间。这里的“巢燕托”和“卧龙闲”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接着,“桥前水石纷华外,窗下琴书寂寞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桥边清澈的流水、散布其间的石头,以及窗下的琴声和书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雅致的生活氛围。

最后,“兼济未成归有地,羡君因此转思山”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仰慕之情。尽管自己尚未能够完全实现心中的理想,但看到朋友能够如愿以偿,不禁产生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留题澄虚亭

湖光湛寒碧,帘影拂莓苔。

鱼戏应同乐,鸥闲亦自来。

雨馀轻霭合,竹外杂花开。

久欲留诗去,惭无绮靡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山观

孤枕秋宵永,山寒梦不成。

残灯背窗影,急雨带溪声。

未分山中老,空思日下名。

区区如逆旅,此际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题广州田谏议颐堂

退食公堂暇,应无俗虑侵。

帘开双燕外,吏散百花阴。

海域逍遥境,荣途淡泊心。

政成先养正,惠爱及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宋职方翠楼

层楼幽趣称登临,望远凭高豁素襟。

棋酒等閒忘世虑,溪山最乐是家林。

松声带雨千峰外,潭影涵虚落照深。

此景为君珍赏甚,起余归兴欲抽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