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张之洞60寿联

江汉秋阳不可尚;武昌夏口此为雄。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副对联以江汉秋阳与武昌夏口为喻,巧妙地表达了对张之洞六十寿辰的祝贺之意。上联“江汉秋阳不可尚”描绘了江汉地区秋天阳光的不可多得与珍贵,暗含对张之洞在众多杰出人物中独树一帜的赞誉。下联“武昌夏口此为雄”则将武昌夏口视为雄镇,以此象征张之洞在政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他如同武昌夏口一般,成为一方之雄。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运用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物的成就与地位,既展现了对张之洞个人魅力的赞美,也体现了对他在社会、政治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通过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不仅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也传达了对其人生价值和历史地位的深刻敬意。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赠妓姚七姚八联

上界谪仙李白;众香国主姚黄。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与先君缔文字交,忧乐相关,五十年来如一日;

以大臣定安攘策,毁誉奚恤,万千言上矢孤忠。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德威服西洋各国而遥,即此获讥谗,屈大夫来又孤立;

议论惊南宋诸儒以上,不仅工文字,王船山后是先生。

形式: 对联

挽彭玉麟联

一笑比河清,朝有谏草,家无私书,铁石著芳声,论古雅符包孝肃;

三台惊彩陨,月黯湖桥,风凄焦岭,梅花留墨迹,令人长忆韩蕲王。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