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同诸丈饯别制干郎中

春风来户牖,春雨过庭隅。

揽袂送征车,去去不须臾。

借问何人斯,玉立美且姝。

庆历丞相孙,太学学为儒。

一日上震怒,大奸伏其辜。

议者不深计,但惟和是图。

直欲函其首,而往献匈奴。

君言国大柄,不过赏与诛。

况此非常刑,何言归之欤。

日月天之经,山河地之枢。

纲维在名分,臣子当力扶。

大义傥一失,自今难枝吾。

此事如君家,曾老姑之夫。

又如和议初,编修澹斋胡。

精诚贯金石,勇气激顽懦。

北庭闻此言,何敢更凶愚。

公卿顾之叹,识者空嗟吁。

有如此英才,一第岂足污。

便当司献纳,朝夕赞庙谟。

奈何遗之外,沈浮在江湖。

应聘入宾筵,万里来成都。

我昔闻其名,英声震八区。

今幸见其面,堂堂六尺躯。

胸中浩无际,万卷储经郛。

开口论世事,不讦亦不谀。

况兹当才难,所怀真所须。

奉檄过西鄙,敢惮历崎岖。

西州号陆海,剑外颇焦枯。

男耕饥不粟,女蚕寒不襦。

连年虽丰登,今其庶矣乎。

抚摩劝薄敛,劳来先蠲逋。

疾苦得上闻,欢声沸道涂。

褰裳韩信溪,去就想不拘。

徘徊萧何堰,万斛收赋租。

酾酒李固墓,九原傥可呼。

再拜武侯祠,武侯伊吕徒。

事业虽不就,千载悬规摹。

一力扶汉鼎,初若甚区区。

北震于曹魏,东连于孙吴。

驯致河洛间,南望携箪壶。

传记尚可考,遗迹应未芜。

曩闻张忠献,初官敛版趋。

慇勤严先生,赠言良非迂。

具云今汉中,二士山泽癯。

引之与为友,道义相涵濡。

以此忠献公,德业日敷腴。

驾言过汉中,愿毋疾其驱。

世固不乏士,安知今也无。

邂逅或相遇,提携与之俱。

引领星桥边,云间望归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的《正同诸丈饯别制干郎中》,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制干郎中的深深敬意和惋惜之情。首联“春风来户牖,春雨过庭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为送别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接着,“揽袂送征车,去去不须臾”写出了送行的场景,表达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诗中提到的“庆历丞相孙”暗示了对方的出身显赫,而“太学学为儒”则赞扬了他的学问和品性。然而,诗中也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朋友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诗人对此表示忧虑,并强调国家大权应在公正赏罚之中。

诗人以“日月天之经,山河地之枢”比喻国家的根本,强调名分和臣子的责任。他希望朋友能坚守大义,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放弃。同时,他将朋友比作“姑之夫”和“和议初”的人物,赞美他们的忠诚和才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被闲置的不满,希望他能在朝堂上发挥作用,而非沉沦江湖。他鼓励朋友积极应对困难,关注民生疾苦,并期待他们能有所作为,如同古代的英雄人物一样留下深远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赏,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情操和对公正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其三)

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

如今天子都除却,正学何忧更屈伸。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安抚侍郎劝耕喜雨之什

田家何所乐,所乐日未曛。

男耕而禾稼,女桑而襦裙。

面垢落塈涂,目眩湿薪熏。

妇子馌南亩,诗人尝云云。

使车出东郊,好雨清尘氛。

会集诸父老,申之以俭勤。

父老歌且舞,未饮意已醺。

峨峨欲倾攲,眊眊耸听闻。

扶携两阶上,潋滟泛十分。

丁宁付训词,归诏尔仍云。

或笑言唯唯,或喜气氲氲。

俯首侧玄冠,骈肩望朱幩。

通宵得膏泽,绿波涨河濆。

轻风扇微和,草木亦欣欣。

正也何其幸,连年与礼文。

念昔在农亩,备尝辛与荤。

朅来充邑官,簿书困纷纷。

书生适我愿,端赖贤使君。

人苟得所依,何畏乎织纹。

感知无以报,茅塞当深耘。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访旧所游服膺斋怅然有怀

当年志气尽豪英,便把文章作六经。

堪笑从前大昏草,十年方见服膺人。

形式: 七言绝句

过丹山访黄元英不值英壬子岁正资州所解进士也

忆昔来司校士科,宣传是岁得人多。

重来处处欢相问,怪我官犹旧户曹。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