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二首(其二)

旌旗剑佩拥椒除,尚想戎衣革命初。

绿草不侵雕辇路,红云常护紫宸居。

金银宫阙三山外,烟雨楼台六代余。

谁谓长江天作堑,八荒今日共车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维桢的《南都二首(其二)》,描绘了南京城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首句“旌旗剑佩拥椒除”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庄重,暗示着南都作为昔日军事重镇的威严。接着,“尚想戎衣革命初”表达了对开国之初军事变革的怀念。

“绿草不侵雕辇路,红云常护紫宸居”两句,通过自然景色与皇宫的对比,展现出皇室生活的安宁与尊贵,绿草与红云的色彩映衬出宫殿的华美。“金银宫阙三山外”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的富丽堂皇,而“烟雨楼台六代余”则点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底蕴。

尾联“谁谓长江天作堑,八荒今日共车书”寓意深远,长江虽曾被视为天然屏障,但如今四海之内如同一家,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文化交融。整首诗以历史与现实交织,赞美了南京的辉煌过去和繁荣未来。

收录诗词(17)

李维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志公塔作二首(其一)

野草生烟日暮时,六朝陵墓转凄其。

家缘解道鸠偏巧,但取枯柴一两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谒志公塔作二首(其二)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

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陇外寄答李道甫二首(其一)

汝已投沙去,余兼出塞行。

升沈非所意,聚散不无惊。

别路交商气,离歌断羽声。

客愁正无赖,陇月向人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陇外寄答李道甫二首(其二)

岂意中兴日,翻为外补年。

吾兄同去国,何客到离筵。

失足成千里,批鳞下九天。

汉家《东观记》,流涕入新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