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官吏出行时的盛况和民众对官员的尊敬态度。"漳南罢郡如之任"一句表明诗人即将赴任漳州的职务,而"二十四州相次迎"则展示了沿途各州县的官吏前来迎接,显示出官方对其重视和尊崇。"泊岸旗幡邮吏拜"进一步渲染了这一盛况,连山风雨探人行,则描写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也要继续前行的坚决。
在月光下,诗人倚靠船头吟咏着渔浦之美,而"花底垂鞭醉凤城"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景物的陶醉和享受。最后两句"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关心百姓、拯救世人的深刻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赴任过程的描绘,反映出唐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民众对官吏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政治境界的一种向往。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把得新诗草里论。
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
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
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
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