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一)泉音松吹》。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通过“淙淙谡谡”生动地展现了泉水与松风的交响乐章。
首句“淙淙谡谡动中閒”,以拟声词“淙淙”和“谡谡”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动和松枝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接着,“松吹泉音应答间”一句,将松风与泉水的声音巧妙地联系起来,仿佛它们在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对话,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命力。
“一与耳谋飞逸兴”,诗人通过“耳谋”这一新颖的表达方式,强调了听觉在感受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这美妙的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依稀昨岁坐寒山”则通过回忆去年坐在寒山上的经历,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