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为即将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南城贡士左赞所作的送别诗。首句“笔阵词锋六馆推”,赞美左赞文采出众,在学馆中以文章见长,备受推崇。次句“南宫两战未登魁”则点出左赞已参加过两次科举,但尚未夺得状元之位。
第三句“何蕃再省名逾重”,“何蕃”可能是指考试之地或典故,此处强调左赞名声更加显著,显示出他的才华和毅力。第四句“维翰重升志不灰”,“维翰”象征着学问和志向,表达左赞即使经历挫折,其求学之心依然坚定。
第五、六句“飞鹢秋分滕阁雨,化龙春听禹门雷”,通过秋天的滕王阁雨景和春天的禹门雷声,寓言左赞将在春闱考试中如飞鹢腾空、化龙入海,期待他取得佳绩。最后一句“太平桥上乡人众,望尔高车驷马回”,描绘了家乡人民期盼他荣归的场景,祝愿他高中后能乘坐华丽的马车凯旋。
整首诗赞扬了左赞的才情与坚韧,寄予了对他的深深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科举制度下士子追求功名的普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