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三)

秋节良可悲,百华咸萎落。

堂前柳随风,疏林树萧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来表达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秋节良可悲”,直接点明了主题——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悲伤。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万物凋零、生机渐逝的时节,这种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触动,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接着,“百华咸萎落”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百花凋谢,意味着生命的消逝,自然界的生命力在此刻显得格外脆弱和渺小。这一句通过“百华”与“萎落”的鲜明对比,强调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和生命的衰败。

“堂前柳随风”,将视线聚焦于具体的景物——堂前的柳树。柳树在秋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疏林树萧索”则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稀疏的树林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孤寂和荒凉,树木的萧条与夏日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清氛围。这一句通过“疏林”与“萧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它不仅捕捉了季节更替的物理现象,更触及了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时间以及宇宙规律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

司马彪(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其四)

左揽又翠羁,右抚犀象鞍。

形式: 押[寒]韵

上巳会诗

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

英华扇耀,翔鸟群嬉。澄澄绿水,澹澹其波。

修岸逶迤,长川相过。聊且逍遥,其乐如何。

坐此修筵,临彼素流。嘉肴既设,举爵献酬。

弹筝弄琴,新声上浮。不有七德,知者所娱。

清濑瀺灂,菱葭芬敷。沈此芳钩,引彼潜鱼。

委饵芳美,君子戒诸。

形式: 四言诗

啄木诗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木,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形式: 四言诗

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