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衡山的主峰天柱峰被摧毁,文人士大夫们面容憔悴地相互慰藉。
只剩下文章在青简上传承,不再让功名显赫于庙堂之上。
他仅留下三亩空地,如同破磬之屋,墓地也只如简陋的若堂封土。
遥想当年荆州的英雄人物论议,多少次我在深夜感慨怀念元龙那样的人物。

注释

衡岳:指衡山。
天柱峰:衡山的主要峰之一。
士林:文人士大夫群体。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惫。
泣相逢:哭泣着相互安慰。
祗令:只让。
青简: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文章。
功名:名声和地位。
景钟:古代宫殿中报时的钟声,象征功名。
悬磬室:形容极其贫穷的住所,磬是古代乐器,这里比喻空无所有。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指墓地。
若堂封:简陋的坟墓。
荆州: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当时的某个文化中心。
人物论:对人物的评价和讨论。
元龙:指陈登,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才识过人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吕衡州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好友李元二侍御的寄托。诗中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对逝者的追思。

首句“衡岳新摧天柱峰”以壮丽的山峰比喻吕衡州的高尚品格,通过山峰被摧毁来形容其不幸早逝。接下来的“士林憔悴泣相逢”则描绘了诗人与同僚、朋友在丧失良才之后的悲伤场面,他们在林中相遇时都带着哀伤之情。

第三句“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誉,认为吕衡州虽然早逝,但他的文章将流传后世,不让其功业仅止于一时的声望。青简可能指的是古代用竹简记录文字,这里象征着文学作品的长存。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吕衡州生前住所的描写,虽然他已去世,但那里的房舍和庭院似乎还保有他的气息。悬磬室可能是指吕衡州在衡山脚下的居所,而九原若堂封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景。

最后两句“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荆州人物的思考,以及对于李元二侍御(即元龙)的深切怀念。荆州人物论可能指的是古代有关荆州名士的传说或评议,而“几回中夜惜元龙”则是诗人在夜晚时分对李元二的思念,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不舍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逝者哀悼的情怀。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红蕉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秖欲播芳馨。

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奉和周二十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

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凝情江月落,属思岭云飞。

会入司徒府,还邀周掾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