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于演的《题金鳌山》诗,以金鳌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金鳌山的雄伟与神秘,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沧桑。
首句“金鳌之山金碧浮”,以“金鳌”为山名,赋予了山峰以神话般的色彩,同时“金碧浮”三字描绘出山色的辉煌与飘渺,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重玄宝坊居上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金鳌山的神圣与尊贵,宝坊之上,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钟声夜度海门月,树色远揽丰山秋”两句,通过夜间的钟声与远处的树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现实的世界。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龙伯国人真妙手,掣此巨灵镇江口”一句,将金鳌山与龙伯国联系起来,赋予了它更多的神秘色彩。这里不仅赞美了建造者的技艺高超,也暗示了金鳌山在传说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丹丘逸士来跨之,石洼为尊江当酒”两句,通过丹丘逸士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金鳌山的超凡脱俗之感。石洼作为尊贵之地,江水则如同美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金鳌山的非凡之处。
“黄须天子七宝鞭,黄头渔郎棹江船”两句,通过对比天子与渔郎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天子手持七宝鞭,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而渔郎驾船于江上,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百年尘迹果何在,芒砀云去山苍然”两句,通过询问历史的痕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芒砀云去,山色依旧苍然,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
“历试诸难固天造,中兴开国何草草!”这两句,通过回顾历史上的艰难与挑战,赞美了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同时也对中兴开国的迅速与草率提出了反思。
“两宫不归汴水流,此地空传帝子游”两句,通过描述两宫未归,汴水依旧流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最后,“惜无健笔驱风雨,一洗江山万古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用文字驱散历史愁绪的遗憾。通过“健笔”与“风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抒发情感却又力不从心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金鳌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刻的历史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