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带着诗篇远游姑苏台的情景。首句“有客携诗此远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活动,他带着诗作,踏上旅程。接下来,“栏干倒影没寒流”描绘了水边景色,栏杆的倒影随着流水消失,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千年歌舞浑如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姑苏台曾是繁华之地,但如今只剩下了梦境般的回忆。诗人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九日登临总是愁”,这里的“愁”可能源于对故国的怀念,也可能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故国黄花应未晚”借黄花象征故乡,暗示虽然身在异乡,但故乡的秋色还未消逝。最后一句“孤城残柳不禁秋”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秋风中的残柳更显萧瑟,诗人不禁触景生情。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回归南方故乡的渴望,“莼鲈倘遂南归兴”,以莼鲈之思比喻对家乡的思念,如果能实现归乡的愿望,他会笑着向桥边的钓舟询问是否能载他一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