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四首(其四)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首句“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以井水和兰花象征着道德与高洁,暗示着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接着,“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在的纯净与宁静,不需外在的物质来证明其价值。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表达了那些坚守理想、不为物质所累的志士们的高尚情操,他们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放弃内心的信念。“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美好时光与事物时的忧伤与感慨,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描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孤独,长时间的漂泊使得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稀少。“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与对现状的不满,他虽羡慕富足的生活,但又深知那种生活并非自己所求。

最后,“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对比了官场与平民的生活状态,前者充满压力与束缚,后者虽然简单却无太多忧虑。“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则总结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认为徒劳地追求某些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而与之相对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困难但也最值得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也有对自我价值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二)

出门惮应接,俗士不多情。

对酒辄拜辞,好礼以求名。

嗟嗟名几何,曷足善尔生。

共处一泡中,倏忽风涛惊。

好饮信无补,不饮亦何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三)

我久喜文词,思与鸿鹄飞。

老来觉非是,念昔正可悲。

买金铸杜康,百拜誓归依。

晋陶与康伯,九原吾与归。

涉世苦不谙,多病身早衰。

惟有尊中酒,不与我心违。

形式: 古风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四)

处乐非纵情,处静非避喧。

豪夸与枯槁,彼各据一偏。

悠然独乐处,在我不在山。

羲皇迹已远,三酌呼可还。

一樽每独睡,不待宾客言。

形式: 古风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五)

所嗜人不得,一物百非是。

犹有尊中酒,道胜无敢毁。

彼哉讥谤者,诳口而信耳。

当忧十八隔,罚此缪语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