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年春是牡丹时,不负花时只有诗。
老去自知才思尽,枉分风月到山篱。
诗人以春季的牡丹比喻时光的流逝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强调在有限的年华中要珍惜写作的机会。"一年春是牡丹时,不负花时只有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宝贵性的认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老去自知才思尽,枉分风月到山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渐老、才思日减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孤独感受。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整首诗通过牡丹这个意象,传递出诗人对于时间、创作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且哲理深邃的作品。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凤靴又上玉花骢,恩在君王一笑中。
三十六宫瑶草碧,不知多少恨春风。
作券西家贷子钱,略容书卷识春妍。
杜陵妇忍长贫面,誇与樵青亦自贤。
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
见说邦人犹感慨,恨予不学蔺相如。
小技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