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梦旸的《礼爱师》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敬仰和求学经历的感慨。首联“几度寻师到,茫然空自回”描绘了诗人多次拜访老师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失望与迷茫,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寻找过程中的艰辛。接着,“所闻无一了,安用此重来”表达了对未能从老师那里获取完整知识的反思,质疑自己为何还要再次前来。
然而,诗中也寓含着对师恩的深深怀念,“江月为心印,庭花俨手栽”,将老师的教诲比作刻在心中的明月,又比作亲手栽种的庭花,形象地展现了师德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尚勤诸弟子,香火影堂开”表达了诗人对勤奋学习的鼓励,以及对师门后继有人的期待,希望师门的香火能够延续,体现了对教育传承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求学经历的反思,又有对师恩的敬仰,以及对教育未来的期盼,是一首表达尊师重道和求知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