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题沈竹斋明经淑配阮媚川夫人遗集

月冷谢庭空,瑶琴声断。飘渺仙云碧城远。

尘缘如梦,虚说齐眉曾愿。春归花落易,韶光短。

昔忆江南,频拈湘管。泪滴思亲翠笺满。

词工漱玉,遗向天涯人羡。清才深不愧,名门媛。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鉴赏

这首诗《感皇恩·题沈竹斋明经淑配阮媚川夫人遗集》是清代诗人沈允慎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已故夫人的深切怀念与赞美。

“月冷谢庭空,瑶琴声断。”开篇即以凄凉的景象和声音,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之情。月冷、谢庭、瑶琴声断,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寂静与冷清,也象征着情感的失落与孤独。

“飘渺仙云碧城远。”这一句运用了仙云、碧城等意象,既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又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意味。碧城远,仿佛逝者已升入仙境,与世隔绝,但思念之情却如同飘渺的仙云,始终萦绕在心间。

“尘缘如梦,虚说齐眉曾愿。”这两句将人生比作一场梦,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齐眉曾愿,可能是指夫妻间曾经的美好承诺或愿望,但在现实的尘缘中,这些美好往往难以实现,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与追忆。

“春归花落易,韶光短。”春去花落,韶华易逝,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韶光短,意味着时间的宝贵与流逝的不可逆转,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视与所爱之人共度的时光。

“昔忆江南,频拈湘管。”回忆起过去的江南岁月,主人公频繁地拿起湘管(一种笔),可能是为了记录下对往事的回忆,或是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湘管在这里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记忆。

“泪滴思亲翠笺满。”泪水滴落在翠绿的笺纸上,满纸皆是思念之情。翠笺满,不仅描绘了泪水的痕迹,也象征着情感的深厚与浓烈。

“词工漱玉,遗向天涯人羡。”漱玉,形容词句如珠玉般清丽动人。词工,指文辞精巧。这句话赞美了逝去夫人的文学才华,即使她已离世,但她的作品仍能引起人们的羡慕与赞叹,流传于世。

“清才深不愧,名门媛。”最后两句总结了对逝去夫人的评价,认为她拥有深厚的才华,且出身名门,是一位优秀的女性。这种赞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她品格与风范的高度赞扬。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已故夫人的深切怀念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爱情、艺术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

沈允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

梳洗倦朝朝,酒病还来凑。

带褪小腰肢,羞比垂杨瘦。

强上画楼凭,泪湿红绡又。

无赖是东风,吹落桃花骤。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忆秦娥.隔湖望柳

东风急。两堤垂柳平湖隔。平湖隔。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

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

青青隙,宿寒犹滞,啼莺无力。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清平乐

玉帘捲了。楼外闲云绕。独立苍茫人影悄。

减却吟情多少。秋风冷遍天涯。疏花还为谁开。

雁字几行隔浦,怪他不带书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高阳台.见许乃谷《瑞芍轩诗钞.题词》

太岳风流,横河门巷,平章花月年年。

跌宕豪情,新声谱入冰弦。

清游尚忆巢居阁,折寒梅、曾谒词仙。

羡幽闲,除了林逋,谁与齐肩。

飘零久隔孤山梦,忽披吟珠玉,乡思缠绵。

客有知音,天涯珍重金荃。

才名自昔传人海,历沧桑、赵璧仍还。

算因缘,翠墨银毫,写遍蛮笺。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