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其三)

东邻淘眢井,拾得古时钗。

并头馀一扇,长股折两叉。

早辞腻粉污,甘就泥沙埋。

至宝识夜气,寒光出瑶阶。

鍊多色不改,世远制乃乖。

沈唫伤老大,嗤笑来姝娃。

淫巧夺众目,谅非时所谐。

藏之第勿言,毋以伤我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其三)》。诗中描述了在东邻废弃的眢井中发现的一把古时钗子,它虽然经历了岁月侵蚀,残破不堪,但依然保持着内在的价值。钗子曾被腻粉污染,如今甘愿埋没于泥土之中,显示出其不凡的质地和耐久性。诗人认为这是一件珍贵的宝物,能在深夜中散发出寒光,尽管制作工艺与现代不同,却更显古朴。

诗人感慨于钗子的遭遇,感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昔日的华丽已不再,而今只能被孩童嗤笑。他提醒收者,这钗子虽曾风华绝代,但已不合时宜,应珍藏起来,不要轻易提及,以免触动自己的情怀,引发伤感。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其四)

少小同里闬,不识里闬人。

与君南北巷,何似东西邻。

束发事远游,不得长相亲。

况复老大辈,长成先十春。

飘飘林上风,亦逐车下尘。

未必志气士,相疏遂沈沦。

乃者涉中泽,言采秋风蘋。

持赠同心者,庶以丽佩纫。

春华岂不荣,憔悴易伤神。

高谊媲金石,终为雷与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挽杨廉夫先生

金蟾飞出顾兔腹,化作铁龙惊世俗。

丹黄为鬣翠为鳞,日吐明珠千万斛。

蒐幽抉怪探玄微,臭腐倏忽成神奇。

舆台邹枚汗籍湜,并驱扬马争先驰。

大廷先鸣夸颖出,蒹葭霜气横秋日。

旄头不蚀奎壁辉,铁门跃治多奇质。

海棠城东住十年,有宅一区名草玄。

花时横笛吹紫玉,醉携红袖觥金莲。

人言此翁多媚妩,谁识平生用心苦。

铸人谀墓得黄金,不买昆丘一抔土。

玉函碧薤生孚尹,白骨未必为黄尘。

过者欲式铁厓坟,铁云之下瞻龙文。

形式: 古风

徐人歌

季子有剑秋水色,徐君见之惜不得。

徐君墓上荒草寒,季子解剑挂树间。

一死一生见交谊,嗟哉延陵吴季子。

形式: 古风

挽达兼善

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

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

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