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姑苏有感

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良器的《过姑苏有感》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江南地区的社会景象。首句“东吴城外尽烽烟”以烽火连天象征战事的紧张和动荡,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百姓流移半在船”揭示了民众因战乱而被迫离乡背井,大批人口依靠船只迁移的悲惨情景。

后两句“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诗人以自然景物作比,询问往日秋雁南飞时,那些曾经丰饶的稻粱田如今还有几户人家能够保有?这既是对战乱对农业生产破坏的感慨,也是对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场景描写和设问,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安宁的期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2)

孙良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上

江上西风雨复晴,菰蒲深处钓丝轻。

何人隔岸吹长笛,杨柳秋江一夜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查叟

曾逐钟生侍武皇,鹍弦扈从猎长杨。

归来两鬓纷如雪,曲曲新声总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湖上赠美人

琵琶新曲转声迟,停棹中流日暮时。

细雨可怜红袖湿,愁云偏惹翠眉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秋闺

秋风望关塞,征夫何日归。

新凉抛纨扇,沈忧减裙围。

鸿雁西北来,哀哀乞寒衣。

裁缝宵独坐,红烛对清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