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躬香阁内,只道下朝迟。
扶仗娇无力,红绡贴玉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内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女的生活状态。"圣躬香阁内"暗示了宫中贵人的居所,环境幽雅,香气四溢。"只道下朝迟"则透露出宫女们对皇帝政务繁忙的猜测,以及她们日常生活的单调与等待。
"扶仗娇无力"描绘了宫女身体的柔弱,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或是劳累,显示出她们生活的艰辛。"红绡贴玉肌"则是对宫女肌肤的细致刻画,红色轻纱映衬着她如玉般的肌肤,虽然美丽,却也暗含了她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宫女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金末元初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流露出淡淡的哀婉之情。杨奂的笔触细腻而深沉,让人感受到宫女们的命运多舛。
不详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今日天颜喜,东朝内宴开。
外边农事动,诏遣教坊回。
驾前双白鹤,日日候朝回。
自送銮舆去,经今更不来。
陡觉文书静,相将立夕阳。
伤心宁福位,无复夜熏香。
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
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