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晓过卢沟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

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

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

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寒窗萤雪一生酸。

富贵几曾看。问今日谁教,黄尘匹马,更上长安。

空无语,还自笑。恐当年、贡禹错弹冠。

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木兰花慢·晓过卢沟》描绘了清晨经过卢沟桥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感慨。开篇“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展现了朝阳穿透寒霜的景象,富有动感。接着,“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勾勒出一幅开阔而祥瑞的画面,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气象。

词中“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运用了神话般的意象,将卢沟桥比作通往天界的门户,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接下来,“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则描绘了军队列阵和文武官员出行的壮观场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威严与秩序。

然而,词人并未止于眼前的繁华,他以“寒窗萤雪一生酸”表达个人的辛酸经历和对富贵的淡泊态度。“问今日谁教,黄尘匹马,更上长安”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暗示着即使身在高位,也难以逃离尘世的纷扰。

最后,“空无语,还自笑”流露出词人的无奈与自嘲,他担心自己如贡禹那样过于执着于仕途,可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词人决定将眼前的繁华景色化为诗篇,寄托在归途中,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文学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卢沟桥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8)

刘敏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 字:端甫
  •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1243~1318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物齐各自逍遥,何知鴳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麇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牡丹何可无言,广平曾有梅花赋。

蹉跎老矣,愁多欢少,花开人去。

黄绢飞来,分明却见,旧家风度。

是东皇,唤取玉堂仙伯,要长在、花间住。

惭愧相思千里,也看同去年崔护。

诗盟酒伴,吟看醉绕,应无重数。

寂寞江亭,青山不断,碧云将暮。

对夕阳老树,悠然北望,诵天香句。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乾坤遗此方台,赋诗名字从吾起。

十分高处,更宜着个,含晖亭子。

无数青山,一时为我,飞来窗里。

渺浮天玉雪,江流忽转,风雨在、寒藤底。

尝试登临其上,把闲愁、古今都洗。

长空淡淡,无言目送,飞鸿千里。

看取明年,四围松菊,一番桃李。

放篮舆杖屦,醒来醉往,自今朝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

春风一尺红云,粉蕤金粟重重起。

天香国色,宜教占断,人间富贵。

最喜风流,妆台卯酒,欲醒还醉。

算年年岁岁,花开依旧,问当日、人何似。

休说花开花谢,怕伤它、老来情味。

依稀病眼,故应犹识,旧家姚魏。

无语相看,一杯独酌,幽怀如水。

料多情、笑我苍颜白发,向风尘底。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