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罗医汝茂别余京师作歌送之并示志

阳春三月黄鸟鸣,送汝今出长安城。

长安南去七千里,故乡迢递西江水。

西江水阔鸿雁稀,故乡今岁尺素违。

坟垄松楸飒夜雨,庭闾花竹残春晖。

三荆前户昨同荫,一鸟上林今独飞。

茅屋自支枫叶岸,钓船谁放芦花矶。

人生性情各有慕,焉用但羡黄金扉。

近者访旧长安陌,昔年豪族半芜没。

青云大第横道傍,白日高门少行迹。

徒誇盛气走风雷,不信繁华凋露月。

鸣钟列鼎况如是,单车独马竞何益。

始知富贵尽虚閒,侧顾勋名堪太息。

我今饯汝一杯酒,汝归幸谢旧亲友。

许身稷契事徒期,托势金张吾不有。

数茎白发岂贷人,万里青山空回首。

何嗟要路未先登,所幸重权不在手。

广袖长裾易饰容,高官厚禄难辞咎。

聊因送汝动我歌,腰间剑气缠星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里罗医汝茂别余京师作歌送之并示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以阳春三月黄鸟鸣起,渲染离别的氛围,长安至故乡的漫长旅程,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距离的遥远。西江水阔鸿雁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书信的期盼。

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豪族宅第已显荒凉,繁华不再,揭示了富贵荣华的虚幻。他以自身经历告诫友人,不必过于追求权势,富贵无常,勋名亦有其局限。赠酒送别,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白发、青山、回头,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腰间剑气缠星河”表达出壮志未酬的豪情,以及对仕途坎坷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尹台独特的诗风和个人价值观。

收录诗词(510)

尹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钱塘潮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

燕京八月风呼号,枯桑古柳纷飘摇。

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

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

星向海门转玉衡,月当天峤悬冰镜。

冰镜玉衡寒荡摩,江光潮气横天河。

空迎登丘望远海,安得挂席浮长波。

羡君白舫乘秋风,南眺钱塘烟雾中。

想归帝阙誇奇览,定赋观潮大海东。

形式: 古风

后一经堂歌

古堂遗址经几世,赵宋之南兹扁传。

于乎岳公三大字,蛟龙岌嶪风雷缠。

忆昔湖寇始干纪,洞庭波立鳣鲸起。

舟师既溃潇湘流,敌马复蹴江淮水。

武穆此时挺戈出,万里旗旌映天色。

贼势未扫搀抢外,军声已动轩辕侧。

当时义士谁赴招,云阳长者吾宗豪。

先持牛酒犒师旅,暗握蛇鸟陈机韬。

武穆奇翰由此留,一经之堂传千秋。

长有烟云护铁画,时看风雨生银钩。

四百馀年诗书泽,簪笏代承何舄奕。

斗庵苞采沦高旻,乃今见汝生奇翮。

上书北阙正华年,专城墨绶何翩翩。

海上双凫遥振履,云间一鹤随鸣弦。

吾师玉署老仙公,题诗赠汝怀先踪。

云仍岂乏菑畬训,臣子要知忠义风。

君不见武穆高扁在堂垂无极,我师一经之歌将无同。

形式: 古风

沛中歌赠钦进士赴沛公分司

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

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

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

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

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

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

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从来时命论通塞,萧樊不遇终谁识。

君行若见沛中人,为我幸谢屠缯客。

形式: 古风

馆课中秋

今夜中秋月,长安万户看。

乍移兰殿侧,已隐柏台端。

河汉烟氛净,关山风路寒。

遥怜旧亲友,心折向杯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