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贺钦的作品,名为《古澄丁声远来访赋一律见遗因和答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比陈东与陶渊明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坚守本心、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首联“太学陈东天下知,抗章不怕忤当时”描绘了陈东在太学中的名声以及他敢于直言不讳的勇气,不畏时人的反对。这里陈东象征着坚持真理、勇于表达自我观点的精神。
颔联“折腰彭泽成何事,回首闾山有所思”则转向了陶渊明,他辞官归隐,远离官场的纷扰,回到自然之中。这里的“折腰彭泽”暗指陶渊明辞官归隐,而“回首闾山”则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这一联通过对比陈东与陶渊明的不同选择,表达了对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轩外孤松全晚节,宅边五柳散春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景象。孤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格,晚节寓意着老年的高尚情操;五柳则代表了陶渊明的居所,春丝则暗示着生机与希望。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
尾联“归来还是忘机客,传语沙鸥莫浪疑”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即作为“忘机客”,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诗人也以“传语沙鸥莫浪疑”来安慰来访的朋友,表明自己虽归隐但心地坦荡,不会因外界的误解而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选择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坚守内心、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向往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