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夏孙桐所作,《右衡见和前诗叠韵答之》。夏孙桐以文辞深沉、情感真挚著称,此诗亦然。
首联“文字同惭障尚深,置君怀袖墨痕侵”,诗人自谦其文辞与友人相比仍有不足,将友人的作品比作珍藏于怀中的墨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敬佩与欣赏。
颔联“幽奇长吉期方驾,博丽扬云欲浸淫”,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李贺(长吉)和宋代诗人杨亿(扬云)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推崇,同时也暗示自己愿意与友人并驾齐驱,在文学创作上共同探索。
颈联“忤俗骨无堪救药,不波心莫更挑琴”,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个性独立,同时也劝告友人保持内心的纯净,避免外界纷扰的影响。
尾联“蜀庄甘向芦帘老,纵到金门也陆沉”,借用古代蜀地庄子的故事,表达自己即使在平凡中老去,也不愿违背本心,即便有机会达到显赫的地位(金门),也宁愿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夏孙桐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守,语言含蓄而意味深长,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