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偶题三首(其三)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地位往往源自出身,他们的名声都记录在国家的风范之中。
如果这一生都不了解《离骚》和《雅诗》这样的高雅文学,那么即使做官也难以成为亲近君主的大臣。

注释

出身:指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国风:古代中国的民间风俗或国家风气所崇尚的文化。
骚雅:《离骚》和《雅诗》的合称,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代表高雅文化。
孤宦:孤独的官员生涯。
近臣:亲近君主的大臣。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卷末偶题三首(其三)》。从这几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修养的重视。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这里,“一第”指的是最高等级或排名第一,“出身”可能意指个人的家世或者个人才华的展现。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家族背景,这些都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如果不具备像《离骚》这样的高超文学素养,那么即便是身处皇宫之内,也只能是一个孤独且无足轻重的官员。这里的“骚雅”指的是屈原的《离骚》,象征着最高的文学成就和审美水准。诗人自诩如果没有对这样高水平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那么即便是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也无法真正地接近皇帝,成为亲信。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文学修养至关重要性的认识。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和知己秋日伤怀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宗人惠四药

宗人忽惠西山药,四味清新香助茶。

爽得心神便骑鹤,何须烧得白朱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定水寺行香

听经看画绕虚廊,风拂金炉待赐香。

丞相未来春雪密,暂偷闲卧老僧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忝官谏垣明日转对

吾君英睿相君贤,其那寰区未晏然。

明日翠华春殿下,不知何语可闻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