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天无际接扶桑,此地曾经几战场。
怨恨不随流水去,空阶夜雨泣寒螀。
这首诗描绘了海天相连,与东边的扶桑相接的壮阔景象,暗示着这里曾是战争频发之地。诗人通过“怨恨不随流水去”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中悲惨事件的深切感慨,即使时间流逝,那些痛苦和遗憾依然留存。最后一句“空阶夜雨泣寒螀”,以夜雨中的寒螀(即蟋蟀)哭泣,形象地渲染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遗留悲痛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带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性悲欢的深刻洞察。
不详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图书整整堆蓬荜,剑戟森森拥柳营。
留客茶瓜话平昔,随缘妆点泰州城。
半纸虚名屡失机,六年憔悴北山薇。
云霄路近行囊涩,湖海尘扬故旧稀。
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
闭门风雨春多少?鸣雁雍雍又北归。
涳濛细雨湿松楸,乱后人家哭未休。
几处烧钱飞蛱蝶,三丫无主祭骷髅。
精魂作祟狂魂语,新鬼衔冤旧鬼愁。
可是禁烟兵燹际,荒城寥落水东流。
石芥藓麻紫蕨薇,破头巾骨山栀垂。
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
泉声鸟语和音乐,山翁乐处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