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臬副命下

颇厌长安十丈尘,君恩许作岭南人。

桑榆老态元思暖,桃李公门敢竞春。

欲觅丹砂勾漏近,行看白雉越裳亲。

烟波云岫随吾适,不向长沮更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首联“颇厌长安十丈尘,君恩许作岭南人”中,“长安十丈尘”象征着繁华背后的喧嚣与压力,而“岭南人”则代表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因君恩得以逃离长安的尘嚣,前往南方,寻求心灵的解脱。

颔联“桑榆老态元思暖,桃李公门敢竞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夕阳下的老人和春天里的桃李,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官场竞争的不屑。诗人认为,尽管年华已逝,但内心仍怀温暖;在官场中,他不愿与他人争春斗艳,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颈联“欲觅丹砂勾漏近,行看白雉越裳亲”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丹砂和勾漏是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白雉和越裳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物,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

尾联“烟波云岫随吾适,不向长沮更问津”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愿意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不再受世俗规则的束缚。长沮是古代典故中的人物,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固守成规、不愿改变的人。诗人通过此句表明自己已经超脱了这些束缚,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超越。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赵郡丞八十

雄飞万里早归休,偃仰巢栖八十秋。

朴在肯为文木用,宦成应与赤城游。

钤山道气看同竣,蠡水词澜欲倒流。

见说鹓雏毛似凤,羽人世合有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吴汝嘉之桂藩便道归省

南陌春风杨柳黄,依然琴鹤傍归航。

舞衣久系高堂念,行啸重看故里光。

地入九疑云色异,天回八桂木华香。

青霄雨露均沾洒,莫谓炎州是瘴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子江训延平时余亦将南征拟过剑津一醉

东风吹雪涨新波,结驷临流奈别何。

望断飞帆南去尽,心惊征雁北来多。

九华桃李春方满,双剑风雷夜不磨。

到日芹香初酿熟,津头应和醉时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成都俞郡丞罢归

九折崎岖鬓未皤,羊肠何似世途颇。

十年襦裤歌廉叔,一日珠犀到伏波。

自古娥眉难擅宠,由来蚿足不须多。

壶公猿鹤相徯久,归去春风满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