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刘百原二首(其二)

浮湘昔日有知音,昨得清篇竟夕吟。

便续楚些齐旷代,更于兰臭见同心。

雁回万里衡阳峻,海到三春岛屿深。

我老愧无娱客地,一尊何以豁烦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刘百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赞赏与共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浮湘昔日有知音”,借用古代湘水边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知音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昨得清篇竟夕吟”描述了诗人昨晚读到友人新作后,整夜沉浸在诗的韵律与意境之中,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评价和深深的感动。

“便续楚些齐旷代,更于兰臭见同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理解。这里“楚些”指屈原的《楚辞》,与友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意味着对友人才华的认同与敬佩。“兰臭”则借用了古人以兰花为友的典故,强调了两人之间超越时空的默契与情感的相通。

“雁回万里衡阳峻,海到三春岛屿深”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友情的深远与持久。大雁南飞,跨越万里的衡阳山脉,象征着友情不受地域限制;海浪涌动至三春时节,岛屿深处,寓意着友情如同大海般深邃,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友谊之树常青。

最后,“我老愧无娱客地,一尊何以豁烦襟”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虽无豪华之地宴请朋友,但一杯酒足以让心胸开阔,消除烦恼。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寿何慎思邑侯

沧海起飞鸿,黄鹂语晓风。

山光城外内,水碧县西东。

胜事张灯复,良宵聚酺同。

三时闲节序,百戏走农工。

羔酒公庭献,金章彩服通。

韶华官柳绿,嘉燕烛花红。

永誉神明宰,遐龄鹤发翁。

大慈堪范俗,善事即移忠。

汉柱名方重,邭苗雨正融。

部人歌令德,矫首咏高崧。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韶阳战绩诗为闫将军赋二首(其一)

百战功高贼始摧,九成台下陈云开。

天南父老犹能说,作赋郎君只自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韶阳战绩诗为闫将军赋二首(其二)

韶石芙蓉几百峰,石如甲胄是军容。

直须青简传千载,早有丹心彻九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题行乐图二首(其一)

拍手阶前稚子嬉,南园春色柳丝丝。

郎君修洁人如玉,触目琳琅乐可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