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

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名为《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诗中描绘了兄弟间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以及为了母亲和逝者而作出的牺牲与努力。诗人以哀婉的笔触,展现了对亲人深深的怀念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首句“断肠骨肉死生分”,直接点明了兄弟间的生死别离,情感强烈,令人动容。接着“哀叫天高惨不闻”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哀叫声在高远的天空中无人听见的凄凉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痛苦的理解。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两句,揭示了诗人为了照顾母亲和完成逝者的葬礼,不惜一切代价的牺牲精神。这种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则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贫困,也不愿追求高位厚禄,而是选择在艰难中为逝者安葬,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两句,将时间背景置于寒食节,一个传统祭祖的日子,暗示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找到合适祭品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社会伦理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谦弟

贱贫骨肉常相弃,况是天涯谪宦馀。

人作鸟言番社熟,路逢鬼笑客囊虚。

春风有约草先绿,海岛无方颜再朱。

别久莫嫌疏寄语,恶怀愁绪不堪书。

形式: 七言律诗

述忧(其一)

人生无百岁,八九在忧患。

仕宦与远游,纷纷多聚散。

骨肉四五人,常苦不相见。

无几为欢娱,行行复愁叹。

青蝇满天地,黄雀动遭弹。

一朝失我怙,寸草自兹断。

哀绝平生亲,生死不相唤。

悠悠九泉路,杳杳谁与伴?

衣物永弃捐,诗书亦零乱。

天涯作寒食,万里方汗漫。

形式: 古风

述忧(其二)

天风作海涛,六合恣一吹。

巨浸淹北斗,何处著大地?

飘飘断梗流,溟涬将安致?

鸿蒙忽已远,莫问开辟意。

苒苒优昙花,业风偶飘坠。

一沾道傍污,素质委泥渍。

蹂躏何足道,惜此天人瑞。

达哉庄叟论,齐物以为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述忧(其三)

长夏忽霖雨,骄阳避轻雷。

瓢风湿井干,白石滋莓苔。

佛桑红未休,芭蕉绿尤佳。

起视兰与蕙,何时已先摧。

羲皇阐苞符,天地相胚胎。

阴阳有始终,序物徒盛衰。

谁能问消息,悠悠使我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