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鱼具诗(其三)蓑衣

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

襟色裛䐑霭,袖香䙰褷风。

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悠然自得的生活景象。"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表明渔翁身着蓑衣,正在河岸边忙碌着什么。蓑衣是古时农夫或渔翁用于遮阳蔽风的服饰,这里用以形容渔翁的清贫自在。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则通过远观带来了一种神秘感,仿佛那蓑衣之人若隐若现,如同传说中的仙翁一般。这里的"绿毛翁"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也有可能是对渔翁外表的一种拟人化描述,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想象空间。

"襟色裛䐑霭,袖香䙰褷风"进一步描绘了蓑衣之人的形象。"裛䐑霭"和"䙰褷风"都是形容词汇,用来形容衣服上的气息和光泽,这里的意境则是渔翁的服饰不仅实用,而且还有着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

最后两句"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则是在说这位蓑衣之人虽然没有华丽的装扮,但他的从容和自在却胜过了那些官居高位的人。"三公"指的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官职,这里用以比喻渔翁虽不显赫,却有着超然于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超逸世俗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添鱼具诗(其四)箬笠

圆似写月魂,轻如织烟翠。

涔涔向上雨,不乱窥鱼思。

携来沙日微,挂处江风起。

纵带二梁冠,终身不忘尔。

形式: 古风

鹿门夏日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

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

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㒿。

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

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

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喜鹊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

何况佞倖人,微禽解如此。

形式: 古风

寒夜文宴得泉字

分明竞襞七香笺,王郎风姿尽列仙。

盈箧共开华顶药,满瓶同坼惠山泉。

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

吟罢不知诗首数,隔林明月过中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